地球不碳氣
不只是森林能夠降低二氧化碳,這本知識繪本還從海洋、沿岸等視野出發,讓孩子認識地球減碳復原的能力,並且也讓孩子知道人類如何對地球造成傷害,以及如何降低全球暖化。
書籍畫重點
- 以碳排放、全球暖化為主題的知識繪本
- 除了森林,讓孩子認識海洋也是降低二氧化碳的主角
- 最終也提醒孩子,減少碳排放的關鍵還是我們人類
從森林到海洋!
地球不碳氣,從書名來看就能想像是另外一本關於人類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暖化的繪本。然而即便這類的書籍很多,這本書依然可以給予孩子另外一種新的視野與趨勢。
在書的最前面有著類似小辭典的知識補充,推薦孩子可先讀完後有著基本認識。
一開始,還是會讓孩子知道人類如何對地球造成傷害,消耗資源或能源所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會對氣候造成極端變化。(點擊圖片瀏覽更多)
從書裡一開始就顯得不一樣,不從森林開始,而是從海洋出發。在巨大的海藻林裡,我們可以看到地球為了減少二氧化碳而努力著。
這些海藻就像陸地上的森林,不但以光合作用提供所有生物所需要的氧氣,也是海洋動物們的庇護所,是牠們能夠自由、安全生活的家。
而再往陸地接近一些,也就是靠近沿海的紅樹林,它們也像海藻林、也像森林一樣,想盡辦法還給地球新鮮的氧氣,同時保護著海岸的各類生物們。
最後當然是我們熟悉的森林,正在做著我們熟悉的事。不過就像書一開始說著,人類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其實已經遠遠超過地球所能復原的能力。因此,最終還是要我們人類自己負起責任才行。
(點擊圖片瀏覽更多)
藍碳的新趨勢!
我想這本書的出現,也是呼應現在降低碳排放的新趨勢——我們開始把焦點從陸地的森林,放回海洋,也就是藍碳,藍就是海洋。
海洋原本就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來源,海面的浮游植物所進行的光合作用就佔了地球的一半,於是政府與科學家們就開始思考是不是有可能替海洋增加更多減碳的方法。
紅樹林就是其中一項,在沿岸種植紅樹林就像在陸地植樹一樣,成為減碳的可能性之一。紅樹林對於臺灣並不陌生,實際上我們的政府和科學家們也已經開始構思這樣的方法,但目前正反雙方的意見正在討論中(新聞報導20250123)。
這是因為在臺灣,紅樹林並不是多多益善;相反的,大量種植紅樹林卻意外對臺灣海岸產生更大的傷害。由於過去政府在不該有紅樹林的地方大量種植,導致這些紅樹林就像外來種一樣,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變成殺死當地生態的兇手。因此,在孩子閱讀時這本繪本時,可以試著提醒孩子這點。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地球不碳氣

山神的邀請卡:手作一條和自然交朋友的路

一場海洋危機的多重閱讀視角,分享我自己的新書上市心得~

SOS探險隊:拯救珊瑚大作戰

珊瑚,是海洋的森林

城市中的森林

保護潮間帶大作戰

大象哈努

地球不碳氣

山神的邀請卡:手作一條和自然交朋友的路

一場海洋危機的多重閱讀視角,分享我自己的新書上市心得~

SOS探險隊:拯救珊瑚大作戰

珊瑚,是海洋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