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讀小學堂:骨頭博士找骨頭
骨頭老師肋骨不見怎麼辦?趕緊吃碗藥燉排骨來補?!
好好讀小學堂:骨頭博士找骨頭 書評
骨頭老師可是科學館的超級巨星,校外教學的小學生都想聽骨頭老師講課。可是有一天骨頭老師發現自己少了一根肋骨,怎麼辦?趕緊趁休館黑摸摸,跑出外頭找肋骨……
作者管家琪老師,從學校實驗室、科學博物館裡的人體骨骼標本,構思出一個不小心缺了根肋骨的骨頭老師。只不過骨頭老師沒有想像中的聰明(因為沒有大腦),不知自己其實不受歡迎(因為很嚇人)、也不知道怎麼跟有肉的骨頭人溝通(就是我們啦)……那該怎麼找到肋骨啦!!!
這本書籍非常適合當作幼稚園銜接小一(幼小銜接)的閱讀橋樑書,有注音、字大。僅有 72 頁,故事直覺易懂又偏趣味,很適合當作孩子練習基礎閱讀能力。
如果小朋友讀完後,對於人體有興趣、也可以進階閱讀我之前的人體和疾病書單。
先前也有介紹過這類的橋樑書《深夜的打呼大賽》,是以動物園當作主題,也是很好的幼小銜接橋樑書喔!




後記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適逢開學,感覺突然變得沉重不少,但是我還是會立志找出最有趣的知識書。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13~18歲|人體書單
從人體外觀進階到內部器官與細胞,並且銜接醫學或微生物概念。
3~6歲|昆蟲書單
引發興趣,不害怕昆蟲,並且珍惜這些小生物。
6~9歲|昆蟲書單
從認識常見的昆蟲種類,進階到認識單一個昆蟲身上的部位特徵,以及生長方式。
9~12歲|昆蟲書單
開始建立以昆蟲為主題的專科學知識,甚至具有基礎的分類學知識。
13~18歲|昆蟲書單
認識臺灣的昆蟲物種,並且能夠吸收銜接專業研究知識。
13~18歲|動物書單
可以銜接國中以後的專業科學,並且廣展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