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
親子小孩大人一起分工合作,小的認識疾病歷史、大的增加公衛常識,適合共讀的《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推薦!
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 書評
之前有網友希望我能推薦一些大人也可以讀的輕科普,甚至是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討論的。沒想到現在就有一本,更沒想到還很實用——《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
算算時間,新冠肺炎已經和我們一起同居了超過兩年時間,家裡的小學生都對新聞上的各種名詞、疫苗不陌生。有時候還可以給我來個頭頭似道的『專業』分析 。
不過所謂的『專業』分析,更多時候會擔心小朋友在腦補;就連大人的我有時候分析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畢竟我們都是『片面』理解,少有對於疾病有全面的認識。
而《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這本書,包含往前找尋流行病的歷史,到現在最流行的普篩、疫苗、旅遊泡泡等,等於是一本關於流行病的小百科。而且還很適合大人小孩一起分工閱讀——但不用買到兩本。
書籍一共四章,分別是:
1. 打開人類與傳染病的奮鬥史;2. 傳染病的基本概念;3. 傳染病防疫大作戰;4. 防疫新日常。每一大章底下大約有10~15個左右的小題(一題兩頁),隨時隨地翻閱並不會影響閱讀。
傳染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法老王,即便是神的化身也無法擺脫天花的摧殘。所以生病一定要去看醫生,千萬不要相信神棍(懂)。
補充一個小知識,天花是世界第一個根絕的傳染病,也就是現在地球沒有天花了。但是以防萬一,天花病毒還是保存在特殊實驗室中。
小朋友可以負責前半部第一、第二章:講解流行病的歷史(為什麼總是找我們麻煩)、以及傳染病的基本概念(為什麼這些小東西那麼厲害)。
會發現『歷史』真的是不斷『重複』的事,像是以前也有大流行、也有隔離。你看我們現在已經醫療發達了,還跟古人一樣遭遇同樣麻煩。
第三、第四章,就由大人接手。R0值、偽陰偽陽、普篩、檢驗抗體以及疫苗普及率,這些新聞講不清楚,或是你google怕查錯的,通通可以獲得正解。
我這樣的方式倒不是把書分級,限制閱讀;而是透過分工,我講給小孩聽、小孩講給我聽,一起討論分享。除了陳建仁前副總統的專業知識不用懷疑外,書中的插畫與設計都保持優雅,連大人都可以好好欣賞。
介紹完疾病的歷史,當然是要解釋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因為這裡會提到病原體、微生物(細菌、病毒)、人體構造,這些沒有在國小自然課出現的名詞,建議可以額外找些課外書補充。
這裡就是大人負責的地方(),R0值、檢驗的偽陰偽、普篩等資訊,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
但還是要提醒一下,在好看的插畫下,內容其實知識密集度很高,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看完的書。高年級小朋友建議還是有一些微生物的基礎概念,不然在讀第二章會有些辛苦。
大人則是泡杯咖啡在旁,隨意翻閱也是很有收穫,這本書不是哪種連續性、一定要從哪頁開始的書,放鬆閱讀就好。畢竟我們乖乖當個防疫乖寶寶就好,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來。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超獵奇!人體動物圖鑑
烏龜的殼是肋骨?蝙蝠翅膀是手掌?通通係金ㄟ。這些有趣的知識通通都在這本封面看來有點小噁的《超獵奇!人體動物圖鑑》中,但是放棄它可是很可惜喔~
蟲蟲們的慢活日常:看著下方往前吧!
給大人看的療癒、充滿樂趣的昆蟲書。每頁都是一個短篇,搭配作者軟軟、萌萌的插畫,最後再以一句集中直球的有梗金句作結。
皮諾實驗室:蟲蟲超棒的!、絕對找不到?
兩本生物與昆蟲主題書是手感插畫+趣味小知識,很適合當作小學生休閒閱讀的課外書。
萬物盡頭之島:隔離 樂園
一本改編現實、以菲律賓庫利昂島的痲瘋病隔離區為主題的青少年小說。作者用非常優雅的文字,緩緩帶出主角因為政府的隔離政策。
番薯原來是外國人:種ㄓㄨㄥˋ出來的37堂植物課
這本書從植物主食、水果蔬菜、飲料香料藥物等,挑出 37 個超有趣、又意想不到的趣味知識。知識量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非常剛剛好,融合歷史、文化和知識。
好好讀小學堂:骨頭博士找骨頭
骨頭老師可是科學館的超級巨星,校外教學的小學生都想聽骨頭老師講課。可是有一天骨頭老師發現自己少了一根肋骨,怎麼辦?趕緊趁休館黑摸摸,跑出外頭找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