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

p

推薦程度|★★★

定價|960元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24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工作?不然你吃的用的,是哪來的?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 書評

『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要讀書?』這是孩子會問,然後我們大概就是直接回嘴『不然你哪有錢去學校?』然而這本書卻是帶給你和孩子另外一種想法。

內容剛開始,作者界定出的工作意義很有趣:『工作是為了幫助他人。』聽起來怪怪,工作不是為了自己嗎?但其實作者要表達的是『工作是一種會影響他人的事、工作也表示一種與他人協作的過程。』

特別是主角人設是一位在私立國中因為競爭過於激烈、適應不良,而搬至郊區國中的孩子。主角在新學校裡煩惱著為家人帶來麻煩,重新思考著自己、也想著未來的樣子。

書籍一半漫畫、一半文字。漫畫有著日系透明感的畫風,呼應主角的懞懂青春;文字具有直覺的解說性,簡單清楚的說著工作意義。讀者可以知道:
・工作的意義
・薪水報酬與家庭支出
・工作、薪水與生活的平衡
・如何找到喜歡、適合的工作
・薪水之外的東西
・什麼是好的工作、好的工作態度
・未來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連身為大人的我都也重新思考自己工作的意義。我很喜歡『如何找到喜歡、適合的工作』這章節。作者提到興趣不一定等於挑選工作的必要條件,喜歡的工作也不一定是好工作!在這當下,書籍提供不少訣竅,讓讀者可以透過興趣、能力和個性,篩選出自己未來可能的工作。

比較可惜的是,為什麼要讀書大概只佔了下冊的1/4,不過還是有點出關鍵。從國中小來說,讀書是為了基礎,以及探索興趣。因此,剛剛好主角們在國中有著實習機會,這我也好想臺灣學校能有這樣的嘗試。

這本書非常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閱讀討論,即便是工作多年的我們,也能從中回顧自己的職涯,畢竟我們所能教導孩子的,不僅是教育品德或知識,甚至工作價值觀與意義也能好好分享。讓工作不再僅限於孩子填寫家庭狀況時所出現的家長職業別與收入狀況。

書末最後有個感人的彩蛋,雖然先不劇透,但是充分呼應的作者對於工作的溫暖描述,希望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重新這樣回答孩子:『我要工作是因為愛你,雖然犧牲了很多時間,但是卻可以讓我們在一起、並且珍惜彼此相處的時間。我不討厭這份工作,因為這份工作不僅幫助我們,也可以幫到許多人忙。』

後記

這本書讓我想起高中找過輔導老師,拿著性向測驗諮詢要找哪個科系,是要為家裡好呢?還是讀想要的好呢?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資源

延伸文章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童話陪審團

童話陪審團

以童話故事為出發,是本好入口的公民、法律教育課外書,預先儲備法律知識,大人小孩隨時用得到。

10歲開始學心理學、10歲開始學哲學

10歲開始學心理學、10歲開始學哲學

目前的國中小課程中,還沒有真正把「思考推理」當成一門課,這兩本書就很適合直接拿來當成專門的思考入門教材,來上一堂超親民的思辨通識課吧!

教室裡的理財冒險王

教室裡的理財冒險王

國小社會科在六年級講到消費、投資理財和經濟,這本書剛好很適合搭配閱讀。書中把各種概念都用生活化的方式說了一遍。包含稅務、儲蓄、創業、保險…。

學霸筆記:科學

學霸筆記:科學

這本書是一本國中一到三年級自然課重點書,有點像是親民版的參考書。內容包含生物、理化和地科,然後有再多補充一些~

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我能做到答應的事

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我能做到答應的事

給自己(大人)的修練課——我能做到答應孩子的事!我自己很推薦大人可以和小朋友共讀這系列,雖然不一定會發生這些事,但是可以當作例子,和小朋友分享情緒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