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原來是外國人:種ㄓㄨㄥˋ出來的37堂植物課
芒果、香蕉……登愣!臺灣鎮島水果都不是來自臺灣
番薯原來是外國人:種ㄓㄨㄥˋ出來的37堂植物課 書評
沒有錯,芒果、香蕉、甚至 蓮霧、荔枝、還有番薯、芋頭、花生……通通不是臺灣原生種啦!!!《番薯原來是外國人:種ㄓㄨㄥˋ出來的37堂植物課》從植物主食、水果蔬菜、飲料香料藥物等,挑出 37 個有趣又意想不到的植物知識。
作者葉綠舒老師在前言提到『臺灣真的是水果寶島』,這是老師在美國超市看到小小一區蔬果區時的真實感嘆。更有趣的是,口中臺灣引以為傲的眾多水果蔬菜其實都不是臺灣原有的種類,甚至稱得上土生土長的,大概不用兩隻手就可以數完。
也因為這種奇妙的違和感,讓這本書讀來非常有趣。像是總是以『番薯』來自稱自己是正港台灣人,用芋頭來稱呼後來的外省人,結果是芋頭其實比番薯還早來到臺灣,特別是芋頭也是台灣原住民的主食。然後芋頭還有個超級可愛的古名『蹲鴟』,蹲下來的貓頭鷹,很像喔~
老師的文字非常簡單易懂,知識量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非常剛剛好,融合歷史、文化和知識。這也呼應了臺灣非常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歷史,這座寶島上有著南島語系 的原住民,還有著歐美、中國、日本等國家帶來的各種植物,讓這些傳來的植物不僅在台灣變得更為好吃,也讓背後的文化改變我們的生活。
這也讓我想起我爸害怕吃番薯,因為小時候很窮、吃怕了;我媽則是討厭花生,因為只會想起嚴厲的外婆總是叫他們去花生田幫忙。至於我,則是有著類似作者在國外的體驗,去過美國、德國,逛了當地的市集和超市,我看到水果區一樣有差點想拆店砸攤子的想法。
這本書剛好可以做為國小三上自然第一課『植物的身體』、三下第一課『小園丁學種菜』、五上第二課『植物的奧祕』等補充教材,讓這些好吃的植物,更增加許多歷史、文化趣味。





後記
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吃飯才會飽,麵包麵條吃完超級容易餓,生酮飲食與我無緣。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萬物盡頭之島:隔離 樂園
一本改編現實、以菲律賓庫利昂島的痲瘋病隔離區為主題的青少年小說。作者用非常優雅的文字,緩緩帶出主角因為政府的隔離政策。
好好讀小學堂:骨頭博士找骨頭
骨頭老師可是科學館的超級巨星,校外教學的小學生都想聽骨頭老師講課。可是有一天骨頭老師發現自己少了一根肋骨,怎麼辦?趕緊趁休館黑摸摸,跑出外頭找肋骨……
動物建築師
跟著《動物建築師》裡文字指引,在美麗插畫中找找看動物的家在哪裡?這本繪本文字沒有任何破壞畫面、令人出戲的知識說明;而是透過手感、溫暖的插畫筆觸描繪各式各樣的家。
深夜的打呼大賽
《深夜的打呼大賽》是我很推薦的升小一橋樑書,是系列作的第三本,故事描述著動物管理員阿原和動物們的趣味互動。
全世界最有趣的企鵝秘密:要是企鵝寶寶寫繪圖日記的話
一本超級可愛的企鵝小百科,是一隻小企鵝的觀察爸爸媽媽的成長日記。
我要養恐龍
作者不愧是古生物學家出身,不用任何科學文字,就簡單帶出各種恐龍的特徵!書中的恐龍沒有恐怖、仿真的面貌,在插畫家筆下眼神空空的,每隻都是呆萌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