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科學家傳記與科學史 書單

科學家傳記與科學史 書單 選書重點

  • 適合程度:適合學齡前到國小高年級以上,不用特別有科學基礎,也可以享受人物故事。
  • 書籍特色:書籍樣式包含繪本、漫畫、文字讀本;可以單純閱讀故事,或是配合孩子喜好認識更多科學知識,以及補充自然課課程。
  • 閱讀目的:翻轉孩子對於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以及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科學如何改變人類的文明與世界。

點選捷徑

學齡前到國小低年級

這個年齡層的選書稍微尷尬一些,因為出版社的書不是適合學齡前到低年級的繪本,就是一下子跳到適合高年級的內容。

學齡前的繪本,我很推薦維京出版的世界名人館系列,所選擇的主角雖然不是我們常見的科學家,但他們的經歷卻能讓孩子有著更廣的眼界。

低年級雖然可以選擇的書不是那麼多,但可以先從一些簡單的讀本或是漫畫開始。

維京出版 世界名人館

推薦書單

《女力科學家系列》《不簡單女孩系列》。這兩個系列不僅是以『女性』為主題,甚至他們研究的目標也不受限於孩子『嚴格』的科學家標準,足夠讓孩子對於科學有著更廣泛的想像力。

《重力樹:一棵蘋果樹啟發全世界的故事》。改從蘋果樹的視角,描述牛頓發現力的的過程,也讓孩子體會科學傳承的重要性。

文字讀本類

《改變世界的非凡人物》(達文西、瑪里.居禮、達爾文)、《顯微世界:微生物學之父安東尼.范.雷文霍克的故事》。都屬於比較輕薄的文字讀本,並且有著豐富的插畫,很適合當作閱讀傳記的入門書。

漫畫類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愛迪生、居禮夫人、萊特兄弟、諾貝爾)是以漫畫為主的傳記故事,雖然科學家不多,但是並不會介紹太多科學知識,也是很好閱讀的書籍。

國小中高年級

這個年齡的孩子會推薦科學傳記和科學史書籍一起閱讀,就像是歷史書一樣,我們要從一個人的傳記擴展到整個歷史的脈絡。

此外,我也為想要成為科學家的孩子,選了一些特別書籍。這些書有來自和孩子同齡、或是臺灣的科學家,或許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什麼是科學?為什麼要成為科學家?

科學家傳記類

《超科少年》。同時擁有漫畫與百科的內容,在認識科學家本身之餘,也有科學發展歷史。推薦的閱讀方法,也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

《神奇酷科學:科學家的祕密生活》。科學和科學家究竟該怎麼描述呢?不妨可以讓孩子透過這本書認識許多關於各領域科學與科學家的趣事八卦。雖然是文字書,但是語句非常有梗好玩,會很中孩子的笑點。

科學史與配合國中自然課

LIS的科學家與科學史影片很受孩子歡迎,把知識和趣味搞笑結合得很好。他們也有和出版社合作推出《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化學課》、理化課、地科課,以及未來會有的生物課。

雖然書籍不像影片那麼好玩,不過知識量卻更豐富,也可以配合國中自然課。

《漫畫 STEAM 科學史》。沿著人類歷史,介紹從遠古、古文明、文藝復興、工業時期到現代的科學發展。不僅融合世界歷史,也可以讓孩子認識人類知識和教育的演變。漫畫的題材也讓這個主題變得趣味好讀。

特別推薦

現代或是未來可能成為科學家的人又是怎麼樣子呢?特別選了三本關於臺灣科學家的書籍,內容並不像成人科普書那樣給孩子陌生距離感,而是像大哥哥大姊姊一樣讓孩子知道科學研究的辛苦與樂趣。

《科學家都在做什麼?21位現代科學達人為你解答》是訪問臺灣有名的科學家。

《臺灣特有種》不但介紹臺灣特有種生物,也認識正在研究的小大人。

《替未來尋找一顆星》介紹歷屆參與學校科展的孩子,分享他們的學習與研究過程。

科學家傳記與科學史 書單 更多選書

需要更多書籍,可以直接點選書籍欄位,就會跳出單書資料,瀏覽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