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世界的孩子一起過生活、跟著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慶祝節日
跟著書本來場微旅行,在紙上跟全世界的小朋友說哈囉,來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家和她們的節日!
跟著世界的孩子一起過生活 、 跟著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慶祝節日 書評
我要介紹的《跟著世界的孩子一起過生活》,是希望來場書本微旅行,介紹各種不同國家小朋友住的家:有的住在冰屋、有著住在叢林裡像露營、有著住在河上像船。
書名『過生活』的意思,就是這些房子不僅反映了他們住在哪個國家或地理位置,就地取材的蓋房子;書中也跟你說房子裡的主角——小朋友們過生活的方式,來自於他們的社會文化。
像是亞馬遜叢林的孩子是睡在吊床上,可以遠離地面的蚊蟲;比起拿起課本、他們反而將雨林當作老師,不僅學習知識、也保護這些森林。
這樣看起來好像最後出場的小朋友——紐約摩天大樓的奧莉薇雅好像變得無聊,他家的介紹就是有可以種花的陽台、可以烘乾的滾筒洗衣機……
方便現代的家似乎也失去了家人間的緊密感,在閱讀之前不妨試著問問小朋友,家是什麼樣子?可以用哪些話來描述呢?
像這樣奧莉薇雅的安排,不曉得是不是作者的巧思!因為我也看到以床為家的印度小朋友,這個傳統形式如今卻變成觀光客遊河行程;住在窯洞的土耳其小朋友,也說這種家更多的是觀光客來體驗。
書中的開頭第一頁,就將這些家製作成目錄,如果家裡已經有地圖,這時候就可以來對照。因為這些家有時候會因為地理位置不同而變化。
書裡對於每種房屋的描述,不僅說明形式,也連帶描述整個背景以及生活方式,非常符合書名的設定。沒想到住冰屋的最大缺點是要負責倒馬桶!果然是比冷還恐怖的一件事。
這是住在雨林的小朋友怎麼過生活,可以試著問問孩子,這樣看起來沒有牆壁、隔間、床或家具的房子,算是家嗎?
這個日本的町屋,讓我想起國小常去找麵包店小開玩,我一放學就到小開店裡做功課,因為他的家就這個差不多,是店也是家。
作者其實在書中額外有一些小巧思,像是原本的家竟然成為滿足觀光客意象的地方。
或許這就像是我們現在的家,也就是這頁讓我驚覺,啊!多了這些東西,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嗯~想了一下,還是好啦,有管理員可以收包裹。
另外一本書《跟著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慶祝節日》也是同樣設計,不同地方的孩子慶祝著自己國家、文化特有的節日,但也隨著時間變化而增加或消減的意義。
即便這本書在一些細節上沒有處理好,像是沒有注音、字體偏小、小朋友打招呼的外國語可以多註記發音會更好。
節日這本書也是一樣設計,我很喜歡這頁,可以思考節日的真正意義。當然對孩子來說節日就是放假+禮物。
我很喜歡和推薦這類書,從孩子熟悉的方式來擴展認識世界,會比單純購買世界地圖更好。或是家中已經有地球儀或是地圖,就可以額外添購這類書籍當作內容延伸。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博物館的一天
介紹科學博物館不為人知的一面。以日本東京科學博物館国立科学博物館當作主角,透過爸爸帶著小朋友,一起逛逛最有名的恐龍展。書中巧妙的廣角特寫,讓小本書就能冒出環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