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樹木裡藏著什麼祕密?
樹木過冬可不是表面上透過『掉下落葉』這麼有儀式感的做法喔!透過書裡充滿細節的知識插畫,讓孩子知道枝條、葉子、甚至是細胞裡都做好準備。
書籍畫重點
- 深入藏在葉子裡面的細節,發現樹木過冬的祕密。
- 認識植物製造養分的方法,呼應國小植物課程。
- 可以從單純閱讀,引發數個探索活動。
樹木的過冬和動物冬眠很不一樣
我們和孩子應該都會知道動物怎麼冬眠,就是把自己吃的飽飽,然後在溫暖的洞穴裡睡上一個又長又安靜的好覺。不過當我們看著滿地落葉的樹木,想想植物又是怎麼過冬的呢?
這本書從一個溫馨的故事出發,出差的爸爸透過明信片向孩子說著等到樹木的枝條長出『綠喙』時,就是我回來的時候。綠喙,這個可能來自於韓國(原出版國家)的習慣用語應該就是指的是枝條上的綠芽。
我們會透過書裡孩子的視角,來觀察樹木開始順著季節變化。因此,一邊是孩子觀察的情境、一邊則是細部解開樹木、枝條、葉子裡的細微變化。
(點擊圖片可以瀏覽更多內頁照片)
像是……
- 為什麼會落葉?原來是樹木為了在嚴苛的冬天裡,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流失。而且葉子在掉落之前,還會分解葉子裡的物質,送回樹木裡保存。
- 為什麼樹木不會凍僵?是因為樹木裡細胞會排出過多的水,讓細胞裡變得更「濃稠」,就像天然的防凍液。
- 那地上的落葉是不是就沒有用?地上的落葉其實可以幫土壤裡樹根保溫。
看到這,相信你和孩子也會知道樹木真的是不簡單。在臺灣雖然不常有會落葉的樹木,但是這些不落葉的樹木也是運用相似的方法度過寒冷的天氣。
並且,這些過冬的方法也和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養分有關。因此,我也很推薦給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閱讀,來配合小學裡關於植物的課程。
(點擊圖片可以瀏覽更多內頁照片)
更多的引導問題
由於這本書是故事(觀察)和知識(圖解)互相穿插,所以發覺前後是不是有連貫的線索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
像是一開始的第一頁說到季節變化,當中『日照變短』、『氣溫變低』就是銜接後面頁面圖解的關鍵。這表示樹木其實不再需要那麼多葉子製造養分,在嚴苛的冬天裡還要這麼多的葉子,是一種非常浪費的事。
另外,葉子的顏色變化,其實是原本綠色的葉綠素消失了,所以露出其他顏色。這也可以讓孩子想想看,植物裡也是有不少原本就不是綠色的葉子,那同樣道理,也是其他色素蓋過了葉綠素而已——這些植物還是可以行光合作用。
(點擊圖片可以瀏覽更多內頁照片)
值得注意的地方
這本書比較可惜的部分是沒有額外的審定,所以部分科學描述上會比較不精確,但是並不太影響正確性。和課本有不一樣的地方,也請以課本為準。
內容閱讀上可以很簡單、或是很進階。如果是低年級的孩子,其實可以直接閱讀故事,透過圖來認識樹木裡的變化;那已經是知道光合作用的高年級孩子,這本書又可以呼應他們原有舊有的知識。
像是左頁裡的文字敘述:葉綠素不再製造養分。更精確的描述應該是葉綠體(點擊圖片可以瀏覽更多內頁照片)
如果是學過光合作用的孩子,那應該就會意識到葉子裡紫色六角形的『東西』,應該就是養分(糖類)(點擊圖片可以瀏覽更多內頁照片)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咦?樹木裡藏著什麼祕密?

苔蘚兄妹

南一 自然三下第一課 種菜好好玩 書單

康軒 自然三下第一課 田園樂 書單

翰林 自然三下第一課 快樂小農夫 書單

臺灣生物書單

南一 自然三上第一課 認識植物 書單

13~18歲|植物書單

咦?樹木裡藏著什麼祕密?

苔蘚兄妹

南一 自然三下第一課 種菜好好玩 書單

康軒 自然三下第一課 田園樂 書單

翰林 自然三下第一課 快樂小農夫 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