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健全的孩子,勝過修補受傷的大人|教育部SEL新課程計畫分析
文章完成時間|2025-03-30
文章目錄(點擊進入)
前言
教育部分別在2/27、3/27公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5年計畫』以及國教院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正式宣告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加入校園與課程。雖然這讓人聽起來又像是遇到新課綱、閱讀素養等新教學方式,不免讓人感到壓力,但實際上就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值得介紹。從認識SEL、這次的計畫,到我們能先做什麼事等內容,希望可以讓你體會到SEL對於你和孩子的重要。
完整文章 會員登入解鎖
情緒:在這個計畫裡是非常關鍵的名詞,情緒在一般人的概念裡通常帶有著負面意義,像是我們會形容某個人太過情緒化,因此常被教導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外露,甚至要壓抑。
但 SEL 是要跟我們說明,人類的獨特在於有著各式各樣的情緒,表達情緒是件正常且自然的事,只不過我們要學會去認識與正確描述出自己的情緒,並且試著去調節。
因此,情緒不只是喜怒哀樂,當我們越長大,情緒的種類也就越多,就像是哭泣,可以是悲傷、也可以是高興;嫉妒、挫折、興奮等也都是情緒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