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子的大冒險(小威向前衝)

讓孩子認識從精子遇到卵子,生命誕生的過程,不過在趣味的情節裡卻有一些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留有舊時代性別刻板印象的故事
這本書是透過一個名叫小威的精子努力賽跑碰到卵子的故事,來向學齡前的孩子解釋,小寶寶是怎麼誕生的!
書裡對於身體構造和性行為的過程不會描寫的很直接(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或許算是缺點),再加上可愛的插畫和蠻有意思的結尾,其實是個很不錯的故事。
我就很好奇,想要知道這本書會不會因為當時時代背景(2004年出版,2024年重新出版),而對性別留下錯誤刻板印象的痕跡呢?
那看完書的結果就是有刻板出現囉~因為這個刻版印象就是,以前我們都會把受精的過程,譬喻成:只有英勇的精子才能脫穎而出,接觸到卵子而受精——而這種的文字會讓孩子誤以為受精的關鍵在於精子!
也因為這樣,我把書幾個比較母湯的頁面整理成照片讓你參考。
文字不OK,卵子不是一個獎品,也不是誰的附屬品,而是和精子一樣重要、也會努力。
畫面不OK,相較於充滿細節的小威,畫面中的卵子就只是一個單純的色塊,簡化了卵子的重要性。
文字不OK,作者在這裡埋了梗,小威是個數學不好、但很會游,所以用這樣來表示遺傳。但是女孩的遺傳是來自於精子和卵子雙方,這樣會讓孩子誤會
我不會特別責怪這本書和作者,就像之前說的大概是當時時代背景的關係,對於性別議題還不是那麼敏銳,對於生殖醫學還不是那麼熟悉——畢竟這本書來自於 2004年。
現在科學家已經對精子和卵子很瞭解了。卵子不是那麼被動,而且要說辛苦,卵子也是不輸給精子。它可是要從卵巢裡經過一系列變化才能被釋出。
更不用說卵子還有個超級厲害的機制。當精子一接觸到卵子時就會觸發一個類似外膜硬化反應,來防止第二個精子進入卵子——讓第二名精子直接撞『牆』。
而我們現在也知道受精卵的遺傳物質也是來自於精子和卵子雙方,也都不能少、也不會多。小寶寶是來自於父母雙方的結晶與一起努力。
我想在學齡前繪本裡,現在或以後應該還都會有類似的題材,當你和孩子一起閱讀時,不妨多留意看看。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培養健全的孩子,勝過修補受傷的大人|教育部SEL新課程計畫分析

專為孩子設計!大防災時代的遊戲式練習

【學校沒教的事】網路安全

哆啦A夢學習大進擊4:手機平板智慧通

【社會發生什麼事?】家庭:如果能選擇一起生活的人

跟著圖書館去旅行

小精子的大冒險(小威向前衝)

我開這間銀行是教孩子花錢

培養健全的孩子,勝過修補受傷的大人|教育部SEL新課程計畫分析

專為孩子設計!大防災時代的遊戲式練習

【學校沒教的事】網路安全

哆啦A夢學習大進擊4:手機平板智慧通

【社會發生什麼事?】家庭:如果能選擇一起生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