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椿象圖鑑:惱人的蟲蟲變成大家的寶貝
從一隻小小又討人厭、有香菜味的臭蟲,找回小朋友對於好奇心的純真。不僅故事很棒,也帶有一些關於椿象的知識,推薦給對於蟲子好奇的小朋友。
我們的椿象圖鑑:惱人的蟲蟲變成大家的寶貝 書評
蟲子有時真的很討人厭~即便是學生物的我,還是不太敢徒手抓某些蟲;而且有時候爬山時還會被飛撲到臉上的蟲子,嚇到閃腰。
而且有些蟲還特別討人厭,除了經典的蟑螂外,不曉得你還有沒有看過在學校或是路上的樹,夏天一到就會聚集一坨坨的紅色小蟲———椿象。
這種討厭的感覺,就連日本的小學生也是感同身受。《我們的椿象圖鑑》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發生在日本岩手縣葛卷町的一所僅有學生20多人的偏鄉小學。
椿象是這個小鄉鎮特別嚴重的問題。每到秋天,椿象都會躲進屋裡的陰暗角落過冬,春天一到就會大批冒出,讓鄉民造成困惱,不僅農作物遇害,來觀光的遊客也會因為房間好多的椿象而生氣退房。
這些大人的厭惡自然也連帶讓孩子討厭椿象。不過這位『奇怪』的小學校長一天在朝會上,心血來潮鼓勵孩子説,其實椿象很多種,大家來試著紀錄吧。
雖然這個主意剛開始被嫌棄,但不得不說校長非常深知小學生的心理。只要有一個、兩個、三個小孩開始紀錄,並且把照片放在學校公佈欄上;愛湊熱鬧、又愛比的小學生們當然不服輸,哈哈。
學校公佈欄不僅貼滿了紀錄,甚至校長最後集結成書送給每個學生一本校園椿象圖鑑,當然也衍生出這本繪本。

學校一早,孩子就在抱怨走廊上的椿象掃都掃不完。大人果然說的沒錯,椿象是個討人厭的昆蟲。

這種從大人來的刻板印象,就這樣深植小朋友的心理。但是椿象真的是害蟲嗎?其實不一定喔~更多的是被我們討厭而已。

深知小朋友心裡的校長,提議讓孩子收集與紀錄學校裡的椿象。只要有人一起頭,這些孩子馬上不服輸的認真起來。

我很喜歡校長除了提議外,還持續支持的孩子,不僅耐心的面對小朋友每天突如其來的問題,還購買更專業的昆蟲圖鑑,甚至後來還請學者還學校演講。不是那種起了頭,敷衍小朋友。

書中也夾雜了不少關於椿象的豆知識,像是椿象可不像蝴蝶、鍬形蟲一樣會結蛹喔。

書中說椿象的臭味像香菜,這個我就真的沒有體驗過了。
看完後,一位懂得並願意陪伴孩子重新理解世界的大人真的好棒,這位校長不僅扭轉孩子的刻板印象,也帶領孩子一同完成一個很棒的事。
不過我自己是覺得還有點可惜,想說期待故事最後是,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種椿象,然後以小學名命名,哈哈。
這是本很溫暖的昆蟲繪本,不僅故事很棒,也帶有一些關於椿象的知識,推薦給對於蟲子好奇的小朋友。查資料的時候,也有發現一本台灣出的《椿象圖鑑》,沒想到台灣的椿象也好多啊!


後記
這種一所學校一起做件熱血的事,不曉得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遇過?好像要這種小型的學校,才可能辦得到吧?!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小身體大宇宙:一場微小世界的探險之旅
透過直接了當的書名以及兼具科學的藝術插畫,讓閱讀者可以體驗視覺和視野都非常震撼的旅程。最後領會每個人在宇宙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1:守護風之村的生態界
豬豬偵探與兔兔製作人的科學偵探網紅組合,透過解決各種動物的神奇案件,來讓孩子吸收趣味知識之餘,也能培養閱讀能力。
【科學小種籽】第一輯生物篇
培養孩子從繪本轉換到讀本的故事好書,有好聽音檔、可愛故事、插畫,還能吸收趣味動物知識。
咦?樹木裡藏著什麼祕密?
樹木過冬可不是表面上透過『掉下落葉』這麼有儀式感的做法喔!透過書裡充滿細節的知識插畫,讓孩子知道枝條、葉子、甚至是細胞裡都做好準備。
好久・不見
融入作者身為古生物學家的學經歷,看著作者扮演研究學者、化石獵人、歷史偵探等角色,尋找臺灣的古生物故事。
我愛牛奶
來自於光泉與出版社合作的牛奶小百科,介紹臺灣酪農業以及牛奶如何生產,並且運送到我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