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我開這間銀行是教孩子花錢

電子報
文章完成時間|2024-04-14

前言

在文林國小開銀行的賴皓韋老師專訪裡,老師除了分享國小生的第一線理財觀察,也透過學生消費習慣的數據分析,認為學習理財的關鍵第一步或是先學會好好花錢。

越早學會花錢、越快懂得理財

身為文林銀行的創辦人賴皓韋老師,最喜歡的事就是在文林柑仔店看到孩子花錢,而且要是有孩子不想花錢,他還會特別叫來好好『關切』一下。

在新北市文林國小裡,每學期班級導師都會獲得一筆固定金額的「文林幣」,用以鼓勵並獎勵學生。而學生可以透過「工作」表現,來賺取薪水。此外,校園裡也設立了「文林柑仔店」,讓學生可以用賺來的文林幣買東西。另外,學生也可以把多餘的錢存在銀行裡……

文林國小的銀行小行員們,正在幫同學處理匯款。(圖照來源:文林銀行

或許你和我一樣,對於這間國小銀行的設計理念是教孩子如何儲蓄、成為理財小達人。然而賴老師卻是希望孩子體驗自由花錢。因為老師認為應該要先讓孩子學習花錢,並且學習面對與處理花錢後的結果。特別是他看到許多社會新鮮人隨意揮霍第一份薪水,在物慾世界裡迷去自己。

那孩子心智還不成熟,過早接觸金錢會不會助長走歪路?賴老師這麼說,大家可以仔細回想,即便是我們『心智成熟』的大人也都經歷過這段『花錢傻瓜』時期,最終也是經歷過不少教訓和後悔,才慢慢思考出理性消費與儲蓄的概念。

並且老師也從文林銀行後台的數據上,發現不論孩子年齡大小、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大多學生剛開始一拿到錢都會經歷這段時期。一年級孩子不一定比較慢克服,六年級也不一定比較快理解,只能說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若能越早懂得理性消費,那又何必要等到我們被認為成熟的那一天才開始呢!

孩子的每一塊錢都有想法

有趣的是,在大多樂於花錢的孩子之中,還是有少數孩子選擇不花錢,這時候就會被賴老師列為『重點觀察對象』,需要好好詢問一番。

不花錢的理由很多,有可能是孩子在柑仔店找不到想買的東西,那老師就會絞盡腦汁搜尋孩子喜歡的流行事物想辦法讓他們花錢。但真的也有孩子物欲很低,就是單純不想花錢。那老師也無可奈何,只要學生能說出正當理由都可以接受。

這樣尊重孩子想法的同理訓練,來自於老師曾經為紀錄片導演的經歷。紀錄片可以說是一部忠實呈現雙方觀點的影像紀錄,影像裡沒有預設立場、沒有預期結果,全靠觀眾自己判斷。

老師將這樣想法透過文林銀行傳達給孩子:我們大人尊重孩子藏在花錢行為裡的每一個想法,而孩子之間也應該要彼此尊重與同理消費的方式。

老師回憶道有間國小在文林銀行機制下,額外加入類似大樂透的彩券概念。當然結果就像我們大人一樣,幾家歡樂幾家愁。
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去訪談這些孩子,有的孩子保守、有的孩子願意冒險。冒險的孩子不會被視為投機客,或許他們比較有承擔風險的個性。同樣,保守的孩子也不會被視為膽小,而是他們做事比較穩健。

桃園的義盛國小嘗試在校園裡模擬彩券,來讓孩子體驗與反思公益彩券是真公益還是金錢遊戲。(圖照來源:義盛國小

理財諮詢者與爸爸身份的兩難

如今已經有不少學校有著類似文林銀行的機制,而賴老師也把這個機制運用在自己家裡大女兒和小兒子身上。在家裡,兩個孩子也都要經歷賺錢與花錢的循環,並且就如每個孩子所花的每一份錢都有想法,兩人也都呈現截然不同的花錢方式。

不過身兼理財諮詢者和爸爸,賴老師坦承有時候理性會被情緒淹沒。像是女兒即便存款不多了,但就只想買條項鍊而花上一半存款;老師以爸爸身份即便不高興,還是只能忍痛尊重。

而面對另外一個總是不花錢的小兒子,賴老師有次還忍不住用爸爸角色,調侃孩子是鐵公雞。當孩子變臉不高興後,馬上又以理財諮詢者身份詢問:

『那你存那麼多錢,姊姊要是有天沒有錢破產,會不會幫她?』
『會啊~不要超過存款一半都可以。』

存款一半大約是2000元,對於小兒子來說的這筆大數目,確實讓爸爸刮目相看,立刻為鐵公雞而道歉。就是這樣親子有趣的互動過程,融合金錢與教養對話,才是親子理財教育的真諦。

那這樣的親子對話以及財務經驗,讓人好奇老師是不是從小也是受到自己爸媽的理財訓練呢?真相是,老師的家庭就和你我類似,屬於非常臺灣的相處方式——不談錢、也不談公事、也不知道爸媽有多少錢。即便賴老師的父親還是位資深的銀行從業人員。

直到有一天父親突然拿出 100 萬結婚基金給新婚的他,才是第一次勉強摸到家庭理財的邊邊,只不過現在回想,自己那時候卻無法好好體會這筆錢的重要性。

雖然老師不是金融或經濟專業背景,但是在文林銀行實施後,也趕緊惡補不少書籍,以及諮詢有專業背景的老師。

為未來而存

想當然爾,沒有理財觀念的賴老師,出社會也曾經歷過花錢傻瓜時期。直到結婚生子後才明暸什麼是:收入-儲蓄=支出。更不用說最近才開始學習投資。

同樣,一開始設立文林銀行也沒有研究什麼經濟相關的書,就是憑著直覺去做。賴老師形容美術班畢業的自己,其實骨子裡都有點叛逆(憤青)。就像他去拍紀錄片一樣,就想要改變一些事情。一開始創立文林銀行也是因為想要改變學校的獎勵制度,而現在則是想替每個孩子為未來存下一些想法,而不只是錢幣上的數字。

就如同父親為他存了 100 萬,他現在也幫兩個小朋友存一筆錢,但不一樣是,他在這筆錢加入了自己的教養對話,這是要等他們成年後學習運用這個資本,去認識各種投資工具。

網友QA

想問:是否可以提供加盟(分行),技術轉移服務給其他學校效法,有了前人的經驗,其他學校應該可以較容易學習

可以直接上翻轉銀行粉絲專頁申請,私訊小編,我們會與您進一步聯繫。

我家小孩拿到錢就會花掉,但如果說告訴小孩錢是給她的,他就會直接存起來,然後買東西又叫我們另外付錢,這樣該怎麼辦?常常買個東西她打死不願意拿自己的錢,很困擾。

這是一個與孩子開啟「需要與想要」的對話時機,父母的責任是養育孩子,提供一切「需要」的資源,但不一定包含孩子的「想要」,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想要某一樣東西,拿自己的錢來支付,本來就是合理的做法,不是嗎!

我想問老師,小孩拿到錢,只想豪邁的花光,可以怎麼引導小孩呢?

這個問題可能要先看小孩手上的錢是誰的?如果錢是家長給的,那對於孩子來說,這只是一個可以交換物品的介質,花完,是很正常的。如果錢是自己賺來的,我的看法是,讓孩子擁有對金錢的主控權,恣意揮霍,滿足自己,未嘗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孩子可能還停留在及時行樂的階段,還在體會錢能帶給他的立即享受。身為家長除了適當忍耐,尊重孩子的選擇之外,也可以思考如何在良好的時間點,與孩子聊金錢雖然可以交易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但金錢也同時具有儲存資產的功能,累積之後,資產是會變多的,越多的資產意謂著選擇權也越多。

我想問老師,給孩子校外教學零用錢花花,小孩拿錢買了大人覺得不需要的,但他覺得他喜歡就買,是要引導大人還是引導小孩?

每筆交易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足夠的動機,否則交易不會成立,所有的後悔都是事後發生的。在不斷累積交易的過程,才有機會慢慢建立成熟的心態。孩子之所以會買大人覺得不需要的東西,往往是因為孩子對於該商品有著極度的喜愛,或者尚未認知到有其他替代方案可選擇。身為父母,往往會陷入「急於告訴孩子這個選擇是錯的,你一定會後悔」的情境。

校外教學對孩子來說,是難得出遊不與父母同行的機會,在同儕的相處情境下,會有衝動的消費是可以被理解的,如果孩子自己平常就有存款的話,不妨試試這個說法:「老師規定這次校外教學每個人最多帶 300 元,爸媽贊助你 200 元,如果你覺得不夠,就自己再多帶 100 元,贊助你的 200 元不一定要花完,沒花完的就自己存起來,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老師我想問:我家小孩一個一毛不拔,另一個慷慨花錢,一毛不拔的一直在干涉慷慨花錢人怎麼花錢,這爸媽該怎麼樣處理…

這個現象猜測應該與孩子自身的個性有關,我個人的想法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可以平衡,拉近兩個的極端值。或許可以透過父母的角色,請孩子分享彼此交易的邏輯,提醒不花錢的孩子,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一些刺激,告訴他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是人生裡頗重要的事,很多事情不能只用價格來衡量,而是要把價值納入考慮,有時候花錢得到的不只是實際的物品,而是快樂的感覺。另外對於慷慨花錢的孩子,也要適度提醒他,這樣的習慣對於資產的累積沒有幫助,適度克制欲望,有時候才能得到更多選擇權,以退為進。

我比較想問,要如何將文林幣之類的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 學習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外在動機不會一直存在,想知道在文林幣運作的同時,有沒有具體配套的方法,導引孩子思考學習的內在動機?

我覺得「找到內在動機」是一個很高的目標,但達到這個目標的路徑會因人而異,有人終其一生都沒找到。

學生上學讀書與大人工作上班,在我看來都是屬於「必須要做的事」,找到內在動機的具體形容大概就是「學生每天樂於學習,大人每天樂於工作」。但是真實的世界裡,有多少比例的學生與大人能樂在自己崗位上呢?大人上班不管開不開心,至少會有薪水的報酬,有錢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相比之下學生好像辛苦多了!?如果學生的付出可被轉化為資產,是不是可以讓學習這件事情變得更有趣?我不知道,但某種程度可能讓學生「不排斥」學習。

把文林幣作為獎勵,比較像是「鷹架」的角色,在內在動機尚未浮現之前,支撐學生不排斥各種學習。

最後的最後

不曉得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恍然大悟,原來文林銀行的概念是讓孩子學習花錢,而不是儲蓄。這和一般理財書和營隊很不一樣的想法,希望能帶給你一些靈感。

那我們就下一期電子報再見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