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變態圖鑑
精彩展現昆蟲多樣姿態的生活史圖鑑,還有也教你如何用這本圖鑑和孩子來場線上昆蟲找找看遊戲!
精彩展現昆蟲的多種面貌
你印象中的昆蟲是長什麼樣子呢?是美麗的蝴蝶、魁武的甲蟲、軟軟的毛毛蟲、或是掛在葉子上的蛹呢?有趣的是,昆蟲其實不只一種樣子喔!
昆蟲不但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也是最多變、影響我們很深的動物。和我們人類或是一般常見的貓貓狗狗不一樣,單一種昆蟲就可能從卵到長大成蟲的過程裡,展現出各種面貌——這也是這本《昆蟲變態圖鑑》的厲害之處。
在昆蟲的的生活史或是變態的過程,我們大概只能在野外看到其中一小部分而已。這本圖鑑卻有著精彩和充滿細節的照片,可以讓孩子更認識昆蟲,並且知道他們在每個階段都為生存而努力著。
再搭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和大本的書,都讓孩子閱讀很輕鬆。相信國小高年級以上的孩子都可找到閱讀樂趣,也不用擔心被過多的專有名詞壓垮。
在圖鑑一開始,就先幫孩子解釋什麼是『變態』,以及並不是所有昆蟲都會經過這樣的過程。
光是一種柑橘鳳蝶,就有這麼多種變化,已經不是能用醜小鴨變天鵝能夠比的~
我對書中這隻雙色美舟蛾印象最深,當初也是在另外一本書看到,沒想到不僅臺灣也有,而且他的幼蟲也會擬態誒!
《蟲蟲週刊特別報導:誰才是擬態高手》裡的雙色美舟蛾介紹。
書籍畫重點
- 精彩又富細節的生活史照片。
- 好讀活潑的圖文編排。
- 注意,這本書來自於日本,並不是所有昆蟲都可以在臺灣看到。
讓這本書更好玩的方法!
要說這本書的一個小缺憾就是來自於日本,因此在書上昆蟲分布地點自然也是標註日本地區。我想既然出版社已經找了審定專家,不妨可以多點註解在臺灣的哪裡?或是臺灣有沒有?是不是只有在日本才有?
那現在這樣是不是要一個個上網 google 呢?答案是真的要這樣!不過我們可以改用另外一種方法 :使用愛自然 iNaturalist 網站。
這個網站的設計初衷是讓所有人可以上傳自己觀察到的生物照片,甚至如果不知道名稱也沒關係;不知名的物種會透過網友和專家的互動解答。
以前觀察生物或是收集生物資料,都是靠著學者專家一步一腳印的田野調查;然而這個網站提供一個公民科學家的概念,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生物的調查,並且透過這些紀錄來讓我們更認識地球上的生物變化。
步驟一:進入網站後,點擊左上的探索。在搜索欄裡輸入昆蟲的中文名稱(俗名)或是學名。這裡我輸入是柑橘鳳蝶。
步驟二:跑出昆蟲的照片與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用這裡的照片再比對看看是不是和圖鑑一樣。另外旁邊也有許多統計資料,可以知道觀察到的月份。
步驟三:同個網頁往下看,不僅可以看到分佈,也可以看到其他人上傳的照片。
步驟四:點選上方的『關於』,會出現詳細的資料。
要留意的是,如果孩子發現,奇怪~怎麼找不到或是數量很少!那有兩種可能原因:第一個當然是臺灣沒有這種昆蟲,另外一種可能性是還沒有人或是很少人看過。因此,保險起見,可以在臺灣多樣性網絡裡查詢看看。
除了查詢外,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上傳自己的觀察資料,成為一位小小公民科學家!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昆蟲變態圖鑑

蟲蟲博士1:虎頭蜂&甲蟲

蟲蟲週刊特別報導:誰才是擬態高手

康軒 自然四下第三課 昆蟲大解密 書單

南一 自然四下第二課 昆蟲家族 書單

3~6歲|昆蟲書單

6~9歲|昆蟲書單

9~12歲|昆蟲書單

昆蟲變態圖鑑

蟲蟲博士1:虎頭蜂&甲蟲

蟲蟲週刊特別報導:誰才是擬態高手

康軒 自然四下第三課 昆蟲大解密 書單

南一 自然四下第二課 昆蟲家族 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