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盡頭之島:隔離 樂園
比起被疾病感染,我們更容易染上的是恐懼
萬物盡頭之島:隔離 樂園 書評
《萬物盡頭之島:隔離 樂園》是一本改編現實、以菲律賓庫利昂島的痲瘋病隔離區為主題的青少年小說。痲瘋病主題不僅少見,但也是吸引我閱讀的原因。對於現在的中學讀者來說,應該不知道痲瘋病是什麼?更不用說樂生療養院。
就像是樂生療養院因為捷運而拆除,庫利昂島也已成為渡假勝地。作者在這海島上,用非常優雅的文字、非常chill的氣氛,緩緩帶出主角因為政府的隔離政策,被迫離開他的生病媽媽,是必須離開到另外一座島上的孤兒院。
當政府官員帶著命令,在島上隔出健康與生病的壁壘時,居民們當然生氣,然後就像是被關在玻璃罩的蝴蝶,再怎麼大動作的拍動翅膀,卻也影響不了任何事。外界的人所看到的就好像是不曉得為什麼無理取鬧的作亂份子。
蝴蝶貫穿了這個故事,政府官員是個蝴蝶控,但只喜愛完美無缺的蝴蝶,製作成標本。如果翅膀有一點缺失,就會像垃圾一樣丟棄,就如同島上身體殘缺的病人。主角亞米和媽媽也喜歡蝴蝶,他們一直想在家附近種滿蝴蝶喜歡的花,比起不朽的完美,更喜歡蝴蝶自由的度過一生。
不過現實是官員嘲笑著病患的孩子,說蝴蝶翅膀因為鱗片而美麗,但是長在身體上,卻是令人作噁(鱗翅的英文字首和痲瘋病的字首相同)。這也讓我想起書中的一句話:『如果我們將一個人的某種特質不斷放大……,而不去觀看這個人的全貌,就會輕易的把活生生的人當成非人來對待。』
很喜歡作者在好人上多了細微的調整,亞米在孤兒院時認識了左手有些殘缺的女孩,在兩人偷偷渡海離開島時,亞米因為海上的挫折、氣憤的向女孩究責,認為都是他的錯,大喊出你這個廢物。
但是我不會責怪他們,因為都還是孩子。更重要的是我們總一定能慢慢變好,走向好的終點,就像是對痲瘋病認識越深、越能摒除歧見,不是瘋子或是該被歧視的人,也因此病名從麻風,再變成漢生病,也帶來真正治癒的終點。

後記
漢生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000年的埃及,其實這種病是由一種細菌造成。漢生病的漢生,則是紀念漢生醫生發現這種病是由細菌造成。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小身體大宇宙:一場微小世界的探險之旅
透過直接了當的書名以及兼具科學的藝術插畫,讓閱讀者可以體驗視覺和視野都非常震撼的旅程。最後領會每個人在宇宙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1:守護風之村的生態界
豬豬偵探與兔兔製作人的科學偵探網紅組合,透過解決各種動物的神奇案件,來讓孩子吸收趣味知識之餘,也能培養閱讀能力。
【科學小種籽】第一輯生物篇
培養孩子從繪本轉換到讀本的故事好書,有好聽音檔、可愛故事、插畫,還能吸收趣味動物知識。
咦?樹木裡藏著什麼祕密?
樹木過冬可不是表面上透過『掉下落葉』這麼有儀式感的做法喔!透過書裡充滿細節的知識插畫,讓孩子知道枝條、葉子、甚至是細胞裡都做好準備。
好久・不見
融入作者身為古生物學家的學經歷,看著作者扮演研究學者、化石獵人、歷史偵探等角色,尋找臺灣的古生物故事。
我愛牛奶
來自於光泉與出版社合作的牛奶小百科,介紹臺灣酪農業以及牛奶如何生產,並且運送到我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