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夢裡的博物館到底在……
不曉得你和小朋友喜歡去博物館嗎?或是已經去過哪幾間博物館呢?但是你知道其實這世界上還有一間隱藏版的博物館,叫做『空空如也博物館』,位置就暗藏在夢裡喔!
這是我請了《空空如也博物館》的作者米家貝,來分享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以及為什麼他想用這本書重新翻轉小朋友對於博物館的印象,希望讓大家都能更輕鬆的逛逛博物館。
在開始之前,我多年編輯經驗在腦中一定催促我問這個問題:這個看起來一定是筆名『米家貝』,到底是不是筆名?
你多年的編輯經驗果然老到,米家貝確實是我的筆名。不過你多年的編輯經驗一定猜不到,這是算命仙取的筆名。
我相信一個人在多重宇宙裡有許多分身,每個分身都需要一個名字。米家貝就是我在創作宇宙裡的名字。筆名其實沒有那麼好取,首先你得先想好自己要姓什麼?然後算命仙才能幫忙按生辰八字選字。
因為我屬鼠,老鼠愛大米,所以決定姓「米」.再從老師列出可選的字裡,挑出了「家」、「貝」兩個字。家是房子,房子裡養了一頭豬(豕),貝代表錢幣,這三個字都代表富足。
在米家貝的寫書筆記中,還有一張去阿里山玩時求的籤詩。
哈哈哈……那個我們結束後,留一下老師的聯絡方式,我也想有錢又有房(小聲)。咳咳~所以你是怎麼開始寫作的?該不會是有一天神明託夢吧!
一開始我因幫管家琪老師的《龍王家族》設計龍生九子的附錄,結識聯經出版社的童書編輯,後來他問我要不要試著自己來寫?那時收到邀約,雖然心中並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獨挑大樑,但轉念一想,如果失去這次機會,下次可能要等下輩子吧!所以當下趕快跟編輯說,好!我寫(以免他反悔)。
我想以在博物館發生的奇幻故事為底,裡面得帶進文物、人物與博物館小常識,一定要好看不無聊,讓親子在閱讀之餘,培養博物館素養。起初著實費好大一番功夫,才把故事架構給底定。
當初我進歷史博物館服務時,博物館被視為傳遞專業知識的場域。所以當大家一走進博物館,會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覺得一進去必定得學到什麼知識、拿到什麼手冊回來,才不虛此行。
這幾年來,博物館漸漸開始改變,從關心「物」轉變為關心「人」。比如從前去看畫,希望觀眾把重點放在這幅畫的歷史背景或作者生平,現在則會引導觀眾觀畫後,說出內心的想法並與之產生共鳴。
從關心物到關心人的轉變,也間接影響策展方式。現在你會看到博物館多元的展覽方,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原來這樣也能展喔!」
龍王家族。圖片來源:步步出版
對誒,以前我去博物館壓力都超級大,一進去展廳,就要強迫自己從頭走到尾、看完所有解說牌,最後還不能忘記要拿導覽手冊,根本就不是『逛』博物館。那這也是書裡為什麼會特地寫到策展的原因囉!
對啊,所以書裡並不是強調一定要介紹或認識多少博物館和特色文物的知識,而是透過孩子與文物互動及策展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素養所一直強調的,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我很喜歡高雄中學莊福泰校長對於素養教學的譬喻,覺得也和策展的理念類似,所以也希望讓孩子能夠理解這點。
莊福泰校長用做菜來解釋素養導向教學。圖片來源:翻轉教育網站。
像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結合線上與線下的主題網站『城南何趣』,鼓勵大家用各種角度來欣賞文物,從各種互動中誕生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會建議家長以多元的態度看待孩子的想法,不用刻意指出正確性,讓孩子有自由想像的空間。
城南何趣網站。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截圖。
城南何趣網站:嗨!大師。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截圖。
城南何趣網站:哪一味。圖片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截圖。
當然身為博物館人員,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專業尺度,記得有次某個企劃案的提案廠商,想以玉蟬造型製作糖果,作為活動贈品。玉蟬是古人放在死者嘴裡的喪葬玉,目的是希望死後能像蟬一樣羽化成仙。這樣的想法十分另類,但實在不適合成為博物館活動贈品。
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玉蟬。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印象中你辦過的,最深刻的展覽經驗?
我記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麗山國小合作「藝起來尋美」,我們把「城南何趣一嗨!大師」網站,整個搬到戶外,設計成植物園荷花池的實境闖關遊戲。活動當天下大雨,大家雖然淋成落湯雞,卻非常投入其中,玩得不亦樂乎。
那時我就想:哇~如果有一家博物館,讓小學生和老師不必舟車勞頓,只要躺在學校禮堂進入夢鄉,就能到博物館校外教學,那該有多好?我根據這個構想,設計了只要進入夢鄉,就能到達的空空如也博物館,一覺醒來既能補眠,又能補充博物館素養,一舉數得。
天啊,你書裡真的是埋好多梗喔!正在讀這份電子報的朋友,還不趕快來訂閱我的網站,支持我做更多採訪(趁機工商)。
你很會喔,哈哈。那為了表達我的情義相挺,我再加碼爆料。書裡的校長也是喔,因為我是在博物館的教育推廣組工作,所以定期聯絡學校校長也是日常工作之一,你也才會書裡看到老空館長跑去找學校校長的情節。
然後人物的個性設定也是和博物館業務有關喔!像是青小龍屬於研究組、朱小雀是展覽組、白小虎是教育組、玄小武是典藏組。每個角色會因為不同組別、而有不同個性,大家也可以觀察看看。
你可以看看這四位小主角的個性是不是就和博物館的組別業務一樣呢?
這可是獨家情報!那提到博物館,你怎麼會進入博物館工作?
我其實是臺東大學兒文所畢業,想想現在寫書也是一種另類的『頭尾呼應』。不過那時候我本來想當學校老師,只不過那時一直沒有正職缺,又偶而看到歷史博物館在徵人,進去後就一直做到現在了。
沒想到,我們也算是同業呢!
對啊,像我也是蠻常去報名作家講座或是閱讀其他童書作者的作品,畢竟身處教育推廣組,可以從這些童書作家或作品中,明白小朋友的閱讀喜好。
那最後請米家貝分享一下如何帶孩子逛博物館的祕訣?
簡單來說,家長可以選擇一個月帶小朋友逛一家博物館或美術館。出發前一兩週先上網做功課,可優先選擇有專為兒童打造的展覽空間、辦理兒童專屬手作活動的博物館、美術館。進館後可先探索禮品商店或飲食空間,以輕鬆自在的方式拜訪博物館、美術館。每月選擇不同主題的館所參觀,找出小孩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館所,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拜訪。慢慢累積逛博物館的興趣。
最後非常感謝米家貝和我們分享《空空如也博物館》背後的這麼多、這麼多祕密!如果你還想問對這本書或是米家貝任何問題,或是想聽哪位作者的採訪,也歡迎跟我說喔!
那我們下期電子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