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逃出這本書1:沉船求生記,逃出這本書2:金字塔歷險

p

推薦程度|★★★

定價|280元/單本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0/06/30

綜合知識閱讀和紙上解謎闖關的書籍,擁有多重結局和紙筆玩法。

逃出這本書1:沉船求生記,逃出這本書2:金字塔歷險 書評

你能想像光靠書就能架起虛擬空間、玩上密室逃脫嗎?其實我也不相信,當拿到這兩本書時,還覺得需要塗塗畫畫的書,只能使用一次,280 元太虧了~

可是當我拿起筆就不自覺過了 30 分鐘(大概前進 1/4)……書和你想的差不多,由各種選項、撕摺、迷宮、遊戲和謎題組成;但透過巧妙的編排,讓人不自覺融入情境。

在沉船求生記中,我先從乘客、船員、偷渡客中,選擇一個角色。接著就開始以角色的視野,一頁頁透過各種遊戲,僅透過一支筆就融入劇情中。

有趣的是,因為這本書是三種角色路線交叉,所以我無法預期下一步是哪一頁!也翻不到最後結局!或許一開始對畫畫有些焦慮、怕畫醜;但是隨著情節在走,偶包也跟著拋開!我只在意看到結局……

即便這本書插畫簡單、稱不上好看,但是卻更在意細節和閱讀每一個字,因為我要成功脫逃啊。而書中的知識當然也會記得更深。

定價 280 元一點都不貴!而且實際上孩子能享受到三種角色、可以使用三次的書,提高到 350 元都沒問題。畢竟 350 元的密室逃脫選擇不多,還要湊團。

不曉得現在被 3C 養壞的孩子喜不喜歡呢?請幫我試試看!此外,也很推薦給你。

我就趁著休息空檔,拿起鉛筆、擺杯咖啡、塗塗畫畫;沒想到解謎還蠻療癒的。甚至有時候還會故意拖慢,有種想快點解完、但又怕解完又失落的感覺。

《沉船求生記》的第一頁就戳中我笑點,叫我畫一張奇怪表情。

結果摺角說你翻到下一頁就會是這種表情。

書所設計的紙筆機關有時不僅是寫或畫,還需要你用筆用力一戳!

當然經典的解碼型謎題也是書裡的破解關鍵之一。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書籍

數學天才學院1:十四歲的危險方程式

數學天才學院1:十四歲的危險方程式

雖然是書名有『數學天才』,但數學謎題其實很好懂,並且還有更吸引人的推理與謎團、校園情節,等著孩子解答。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1:守護風之村的生態界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1:守護風之村的生態界

豬豬偵探與兔兔製作人的科學偵探網紅組合,透過解決各種動物的神奇案件,來讓孩子吸收趣味知識之餘,也能培養閱讀能力。
1分鐘讀懂 恐怖數學故事1:餓鬼的食物

1分鐘讀懂 恐怖數學故事1:餓鬼的食物

算數學加恐怖故事其實一點都不可怕。透過一篇篇懸疑緊張的怪談,讓孩子對書裡的數學越算越起勁,主動發掘閱讀樂趣。
5道魔法咒語:數學推理短篇故事

5道魔法咒語:數學推理短篇故事

有個五篇各有個性與閱讀趣味的推理故事,不僅融合數學,也能從中得到作者想帶給讀者的溫暖故事。
少年科學偵探CSI

少年科學偵探CSI

結合推理以及辦案情節,並融合各種科學知識,是帶有趣味好讀與緊張氣氛的讀本。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從喪屍入侵到危機應變的生存挑戰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從喪屍入侵到危機應變的生存挑戰

情境真實,好玩有趣同時也有助於讀者代入自己,訓練從觀察到行動的危機處理思維,並了解平日應該要如何準備好應急能力和資源。
倉鼠博士偵探事件簿1:白色便便之謎

倉鼠博士偵探事件簿1:白色便便之謎

趣味好讀的動物知識漫畫,不僅擁有推理解謎、讓孩子動腦想想看的事件,也引起孩子主動找知識的動機。
紅衣鼻屎超人1 模稜兩可的物質

紅衣鼻屎超人1 模稜兩可的物質

趣味搞笑的情節與畫風,小學生運用超能力以及科學知識破解案件,適合國小中年級的沒注音入門讀本。
數學天才學院1:十四歲的危險方程式

數學天才學院1:十四歲的危險方程式

雖然是書名有『數學天才』,但數學謎題其實很好懂,並且還有更吸引人的推理與謎團、校園情節,等著孩子解答。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1:守護風之村的生態界

歡迎收看科帕丘偵探科學頻道1:守護風之村的生態界

豬豬偵探與兔兔製作人的科學偵探網紅組合,透過解決各種動物的神奇案件,來讓孩子吸收趣味知識之餘,也能培養閱讀能力。
1分鐘讀懂 恐怖數學故事1:餓鬼的食物

1分鐘讀懂 恐怖數學故事1:餓鬼的食物

算數學加恐怖故事其實一點都不可怕。透過一篇篇懸疑緊張的怪談,讓孩子對書裡的數學越算越起勁,主動發掘閱讀樂趣。
5道魔法咒語:數學推理短篇故事

5道魔法咒語:數學推理短篇故事

有個五篇各有個性與閱讀趣味的推理故事,不僅融合數學,也能從中得到作者想帶給讀者的溫暖故事。
少年科學偵探CSI

少年科學偵探CSI

結合推理以及辦案情節,並融合各種科學知識,是帶有趣味好讀與緊張氣氛的讀本。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從喪屍入侵到危機應變的生存挑戰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從喪屍入侵到危機應變的生存挑戰

情境真實,好玩有趣同時也有助於讀者代入自己,訓練從觀察到行動的危機處理思維,並了解平日應該要如何準備好應急能力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