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潮人誌
8位舉足輕重的臺灣造局者,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前瞻永續眼光、不同的「潮」趣味華麗的文筆,透過 SDGs 重新詮釋臺灣的歷史人物。
書籍畫重點
- 透過人物故事更能完美詮釋 SDGs 裡的『平衡』精神
- 趣味好讀但太過華麗的文筆
- 建議國中生以上或是對臺灣歷史有基礎的人閱讀
結合 SDGs 的臺灣歷史人物新詮釋
臺灣歷史書和人物故事有很多,不過透過 SDGs (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是什麼?)來重新詮釋,是個搞不好會蹦出新火花的大膽嘗試!特別是看到鄭成功和 『SDG14 保育海洋生態指標』有關!這個就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宋怡慧老師在這本書收集了 8 位在臺灣歷史上有著特殊地位的人物,先是寫出這些人物的基本故事和經歷,再來是透過 SDGs 來重新看待這些人物的作為。
不過也因為來自於老師的詮釋,所以我會建議是對臺灣歷史有一點基礎的孩子,像是已經讀完國小臺灣史的國中生,或是平常有在接觸臺灣歷史的國小生,這樣對老師的人物描述會比較有互動感,也不會只受到老師一方的觀點。
像是~現在很多臺灣史書籍和孩子的社會課本都展現出關於鄭成功的多種面貌,那這本書又會是怎麼用 SDGs 詮釋呢?
那看完之後,鄭成功反而是裡面眾多人物裡比較可惜的一位,因為我在文章中看不出和『SDG14 保育海洋生態指標』有關。文字裡大致是描述鄭成功懂得經營臺灣地理位置在海洋上的重要性,不過這和指標的內容偏向生態的部分有出入。
還好,像是莫那・魯道、蔣渭水,他們和 SDGs 指標的關係就清楚許多~像是莫那・魯道一開始懂得向日本人交流,來換取原住民經營山林的空間。林獻堂則是成立工會組織,替臺灣工人向日本發聲!
像這樣透過人物的經歷故事來解釋 SDGs 是我覺得意外有驚喜的部分,特別是莫那・魯道的策略最終沒有完美的結局,就足夠讓我們知道並不是所有目標都能在彼此協商之下達成,也能知道當中為了達到目標的辛苦之處。
趣味還是油膩!有點壓力的閱讀感受
為什麼會說有壓力呢?明明是很趣味的文筆!原因主要是老師的寫作風格和詞藻堆疊的太過華麗,就像聽一場演講,從頭到尾都是慷慨激昂的語調,其實會讓人很累。
另外,這本書用詞雖然偏典雅,但是又用許多流行語和例子,不時再引入成人商業書用語『逆思維』、『底層邏輯』等。這種互相穿插的結果,也會讓我常常恍神,而無法專注在人物本身。
我想故事本身應該是很好讀,老師在編寫人物故事也很用心,只不過這系列的閱讀體驗會讓我沒有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