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STEAM生活實踐場:我是小小修理師
《我是小小修理師》可以為小孩打開認識物品的新向度──原來東西除了新舊、好壞,還有其他面向,而且這是小孩可以參與的。
小學生的STEAM生活實踐場:我是小小修理師 書評
平常喜歡看一些生活小知識影片,像是如何收納清潔、改造聰明小物等。之前看到這套書出版,就有點打中我這種生活小智慧的嗜好。想說先買一本來看看。
讀過之後決定推薦給大家。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套書可以為小孩打開認識物品的新向度──原來東西除了新舊、好壞,還有其他面向,而且這是小孩可以參與的。
一般常見的知識是東西怎麼來的,這是在我們擁有物品之前的事。而知道東西怎麼修與維護,則可以讓孩子真的有能力在擁有物品之後,好好照顧它。
藉由了解運作原理到修理,還可以從吸收知識直接實踐,是真的可立即運用在生活中的學習。書裡面舉出常見的物品壞掉的例子,例如書頁、衣服破了,拉鍊壞了怎麼辦。

黏著劑的介紹,大家都手拉手,果然是黏著劑~

這個應該適用那些已經讀了不下百遍的精裝繪本愛書。
每篇會先簡單清楚的說明物品運作結構或原理,並提醒要先確認物品哪些部分再修。例如有一頁完整介紹不同黏著劑的特性和使用範圍,非常實用,而且也避免小孩弄錯結果修不好還是很挫敗。
再來就是進到如何修理的說明環節,步驟都很易懂明瞭。同時也會告訴你這樣做的原因。比如說修書背的話為什麼要留空隙。
書中也會介紹與主題物品相關的修繕專家,這些工作內容讓我覺得很有意思。不僅能認識特殊工具,從專家眼光看東西,會了解到原來物品還有這些細節可以注意。

書末還整理出如何維護用品。這些小提醒是我蠻推的環節。如果剛好手邊都不需要修理書中提到的東西,維護倒是可以立刻就做的小智慧。
很喜歡的東西,不小心弄壞弄髒,不管是大人小孩一定都會傷心的吧。但是,如果自己有辦法修好、繼續使用。就像是自己跟那個東西共同經歷了一場戰役,甚至創造出特別的回憶。

後記
最開頭就是介紹如何修理書,希望小朋友不要太想嘗試決定先撕開手上這本來試試看啊。
書店連結
書店連結
相關文章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
分享這本給所有人,大人、小孩都適合的臺灣森林入門書。具有優美的插畫,以及難度適中的內容,知道臺灣森林是多麽特別。
安全通過:護送小動物回家
充滿韻律的文字、魅力的插畫,還有生態保育之外的多重概念,都讓這本書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
大家都想成為登山家,但我們不是,因為山是我們的家!這本繪本不僅帶出玉山的壯闊與傳說感,也讓孩子體會原住民的歷史是體現在生活方式裡。
臺灣原生動物說故事
從這些趣味又具兒童味的臺灣原生動物故事,讓孩子認識這些動物在原住民傳說、臺灣歷史、以及現代生態保育的蹤跡。
小熊蓋房子
從小熊非常認真的蓋房子、選擇自己的家,可以認識各種趣味且基本的建築知識,也能從中參與與體會對環境友善的房子。
地球不碳氣
不只是森林能夠降低二氧化碳,這本知識繪本還從海洋海藻林、海岸紅樹林等視野出發,讓孩子認識地球減碳復原的能力,並且也讓孩子知道人類如何對地球造成傷害,以及如何降低全球暖化。